每一个经济奇迹的背后,往往都闪耀着决策者的政经智慧。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,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浦东,莫不如此。
在德阳北部“再造一座港城”,是四川省迎接21世纪第二个20年的重要决策之一。
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的规划和年底(预计)的开工,不仅在时间上也在空间上将德阳、四川乃至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无限地缩短。不久的将来,当德阳国际物流港的机车轰鸣,全球500强公司们的目光将齐刷刷投向中国,投向四川,投向目前还在世界上不见经传的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。
先行建设的成都(青白江)物流港,已在物流规划、港区建设、产业支持等多个维度上,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。而德阳物流港作为成都物流港的姊妹园区,也必将站在这个巨人的肩膀上,成为“更高的那个巨人”。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笛声一响黄金万两
在德阳物流港的背后,站着成都市产投集团这个主要股东。
2018年12月26日,由成都市产业投资集团下属的成都蓉欧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认缴5.1亿元,持股51%;德阳港发公司认缴3亿元,持股30%;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认缴1.9亿元,持股19%共同成立了注册资本10亿元的德阳成德物流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。
物流港相关人士介绍说,成都产投集团在德阳港上的投资,达到了50亿元的规模。而相关银行对德阳成德物流港公司这个平台公司的授信规模,更是达到了200个亿。
成都产投集团这个资本雄厚的地方国企,也是成都(青白江)国际物流港的主要股东。也就是说,在股权层面,两个物流港就是一体化的姊妹园区。
可以说,成都产投在之前的项目运营中从来没有“失手”过。例如,成都产投与金堂县共同出资成立的成都淮州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,业务涵盖了金堂县淮口镇13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一级整理开发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城市运营、产业投资等,目前,淮口的发展已是一个“现象级”的存在。
成都产投之所以有“不失手”的经历,与其强大的源整合能力、强大的运营能力及对区域的独特判断是有密不可分关系的。从资源整合能力来看,成都产投选择的德阳物流港不仅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,还得到了当地德阳政府的倾力支持;另外,成都(青白江)国际物流港的成功运营,为德阳物流港增加了经验,提振了信心。德阳物流港势必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,汽笛一响,黄金万两。
一个物流港的成功,政府支持、运营能力很重要,但最重要的还是主要股东对一个区域位置的独立判断。德阳物流港就是成都产投经过深思熟虑后落下的一颗“棋子”。德阳物流港所在的黄许镇“北向通道、南向泛亚”,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很多地方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。
对已建成的成都物流港和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的德阳物流港,德阳市、四川省都给予了诸多指导意见和优惠政策。
在德阳物流港立项之前,德阳市委、市政府充分考察了黄许镇的各项条件和情况,提出一旦要建物流港,就要建国内一流的内陆港;一旦项目成立,德阳就要在政策上优惠,在资金上扶持,在建设上指导,力求让德阳物流港成为德阳新的经济引擎。
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》提出,“支持成都、德阳共建国际铁路物流港并创建国家开放口岸”“支持成都、绵阳、德阳、宜宾、泸州、资阳、内江、自贡、南充、达州、眉山等新设综合保税区、保税物流中心(B型)”。也即是说,德阳、成都这一对姊妹港,早已得到了来自省委的盖章确认,是站在全省高度上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一。
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德阳等7个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》提出,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片区重点发展保税仓储、多式联运、大宗物资交易集散、商贸服务等现代物流产业,努力建成国际开放通道枢纽重要功能区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。这个《通知》,不仅定鼎了德阳物流港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,而且为德阳物流港发展方向上,作出了规划。
与成都物流港一个样,德阳物流港将秉承“低碳生态、集约高效、多元复合、产城一体”的理念,合理布局规划港、产、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;申报建设粮食、水果等进境指定口岸,扩大对外贸易经营范围,建设直达贸易对象国的内陆起点口岸;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为港城营造出更好的外部硬件环境。
“巨人”成都港的今天,就是德阳港的明天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德阳港不仅将与“巨人”一脉相承,而且会在四川省更大力度的规划、政策支持下,传承优势,并有所超越。
从目前来看,德阳港已经启动了港口周边的路网升级。随着港口建设的启动,更多具体规划、细化政策,将落实到地面。
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,省市两级政府的全力支持,成功的物流港运营经验,这三个条件奠定的必然是德阳物流港“西部物流第一极”的实至名归。
此外,近日举行的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更指出,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,要强化科技创新、制度创新、模式和业态创新,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为重点,大力优化贸易结构,推进进口与出口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、贸易与双向投资、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,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、资源高效配置、市场深度融合。对德阳物流港来说,这显然是来自宏观层面的重大利好。
南下北上,德阳港拉近中国和世界的距离
虽然力撑德阳物流港的IP是德阳,但拉近的其实是整个四川乃至整个中国和世界的距离。未来德阳和世界的距离只有“1毫米”,未来四川和世界的距离只有“1毫米”,未来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也只有“1毫米”。
在蓝图中,德阳物流港旗下布局的物流产业、高端服务、生产加工、商贸服务和健康生态五大产业,“国家门户铁路货运枢纽”和“国家开放口岸”的殊荣仅仅只是热身开场。未来,以“德阳造”“四川造”“中国造”的食品或化工产品将通过德阳国际物流港,源源不断铺天盖地向南亚、东南亚和世界各地输送。
两港联动德阳港更上一层楼
成都国际铁路港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“姊妹港”的“双打”模式,无疑是珠联璧合的漂亮模式。在两姊妹中,如果把成都国际铁路港比喻为“绿巨人”,那德阳国际物流港无意识站在“绿巨人”肩膀上更高的巨人。
德阳物流港与成都物流港,有一个卓有成效的联动机制。
两港政策互通。双方约定,德阳物流港在国际班列补贴等方面享受成都路港同等政策,积极推动将成都铁路港相关口岸功能延伸至德阳物流港。双方还将共同建立国际班列货物集疏模式。
两港深化产业合作。双方建立共同招商工作机制,在产业规划、项目转移、合作招商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,共同进行外出招商和重大项目洽谈。
两港推进规划协同。双方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,努力实现两港功能互补、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,积极推动德阳物流港融入“金青新”大港区规划,扩大“大港区”一体化总体格局。
两港共同对外宣传。双方共同开展对外宣传工作,积极参与各类展会平台,广泛宣传两港资源优势,扩大两港影响力和知名度。
相对于成都物流港,德阳物流港又不乏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”的超越。
德阳港具备更大的空间优势。相对于成都港,德阳港在规划总面积、核心区面积上,都有所超越。目前,德阳物流港已启动了相关的基础建设,正在进行滨江生态公园及欧洲风情街区的总体规划设计,而内征地的拆迁,则已基本完成。
德阳港建设的自由贸易区,面积更大,也更完善。德阳物流港自贸区,对工业品、农产品实行全面的自由贸易,从这里进出港的免除关税的工农业产品,无疑将具备更大的成本优势。[1]
尽管成都港在技术、人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,但德阳港在产业承接能力、土地资源、劳动力成本等方面,也具备优质的后发优势。总体来看,德阳港仍要略胜一筹。
德阳港在传统生产制造上的优势,也不可小觑。德阳具备传统生产设备制造硬件实力,若能以现有传统设备制造硬件实力为铺垫,进行迭代升级,将为后续产业升级及开展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带来便利条件。而德阳港,正是“德阳智造”的最佳舞台。
年内开工中国与世界无限小的距离指日可待
对于如此战略地位的德阳国际物流港,四川省政府以及德阳政府“只争朝夕”。
据了解,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加快配合成都海关,推进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(B型)申建工作,现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方案设计,预计年内开工,也就是说中国与世界无限小的距离指日可待。
不久的将来,当德阳国际物流港的机车轰鸣,全球500强公司们的目光将齐刷刷投向中国,投向四川,投向目前还在世界上不见经传的德阳。
责编:乐小编